六哀诗 其三 朱岷源学博

少日逢谁眼最青,句容博士老明经。
袖中诗去琅琅诵,座右书来字字铭。
别后岂知年在巳,死前空想室添丁⑴。
伤心两度滁阳过,腹痛何曾奠绿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已故友人朱岷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的深情之作。全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怀念和未能及时祭奠的遗憾。

首联"少日逢谁眼最青,句容博士老明经":年轻时最欣赏谁?就是那位句容县博学的朱老先生。"眼最青"用典表示特别看重,"明经"指他精通经典学问。这一联直接点明友人身份和作者的敬仰。

颔联"袖中诗去琅琅诵,座右书来字字铭":具体回忆两人交往细节——朱老会认真诵读作者袖中藏的诗作,而作者也将朱老赠的书放在案头逐字学习。"琅琅诵""字字铭"生动体现两人以文会友的真诚。

颈联"别后岂知年在巳,死前空想室添丁":转折写生死遗憾。分别后没想到友人会在蛇年(巳年)去世,他临终前还盼着家里添丁(可能指子孙)。"岂知""空想"透露出作者对友人未竟心愿的痛惜。

尾联"伤心两度滁阳过,腹痛何曾奠绿醽":最遗憾两次经过滁阳(友人故乡或葬地),却因悲痛未能用美酒祭奠。"腹痛"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表达椎心之痛;"绿醽"指代祭酒,凸显未能尽礼的愧疚。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袖中诗""座右书"等具体细节替代空泛赞美,让情谊真实可感 2. "年在巳""室添丁"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生死对比强烈 3. 结尾"两度经过却未祭奠"的遗憾,比直接写哭泣更有感染力

这种通过生活小事寄托深情、在平淡叙述中蕴含巨大悲痛的手法,正是古典悼亡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