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永驻的渴望,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黄河溟溟日落海,逝川流光不相待"用黄河奔流、太阳落海的壮阔景象,比喻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歇。诗人用"不相待"三字强调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给人一种无力挽回的紧迫感。
后两句"春容去我秋发衰,拟欲餐霞驻光彩"转向个人感受。诗人感叹青春容颜如春天般逝去,头发如秋叶般变白衰老。"餐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方式,这里诗人半开玩笑地说想靠吃霞光来留住青春光彩,既表现了对衰老的焦虑,又带着几分自我调侃的幽默。
全诗用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相对照,把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虽然主题沉重,但"戏促"的创作态度让诗歌在感慨中带着轻松,这正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员兴宗
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