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二
浩浩复浩浩,天地有至宝。
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
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
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
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
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
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
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
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
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天生都有无比珍贵的"内在宝藏",但很多人却不懂得珍惜和发掘。
诗的开头用"浩浩复浩浩"形容这个宝物像天地一样广大,强调它是人人都有的。但奇怪的是,人们却不知道保护这个宝贝。接着用两个对比:古代圣贤像乞丐一样到处求法(其实是比喻他们谦卑求道),而普通人却虚度光阴,就像守着美玉当石头,饿着肚子只求温饱。
后面用"一朝悟其真"点出关键:只要醒悟过来,就会发现这个宝贝一直都在。人的身体虽然只有七尺高,但精神可以像高山一样巍峨。舜和颜渊虽然寿命不同,但精神境界同样不朽。最后点明真理:真正的宝贝不是外在的黄金(就算堆到北斗星那么高也比不上),而是明明白白存在于人生大道中的精神财富。
全诗用对比手法,把"外在追求"和"内在宝藏"作对比,告诉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心里,关键是要早点醒悟。语言上用了很多比喻(如把精神比作高山,把虚度光阴比作饿肚子),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