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明教谕半竹轩

先生潇洒溪园秀,与竹从来金石交。
作室不教全代瓦,隔尘还已胜编茅。
清宜帐下诸生咏,俭任门前俗客嘲。
更傍石栏移数挺,閒常风月听笙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潇洒自在的先生和他精心打造的半竹轩,展现了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

开篇用"潇洒"形容先生的气质,他的溪边园子很秀美,和竹子有着金石般坚固的友谊。这里用竹子象征高洁品格,暗示主人也是这样的人。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半竹轩的特色:房子不用瓦片全盖,留出空间让竹子生长;这样既隔绝尘俗,又比茅草屋雅致。清幽的环境适合学生们吟诗,主人不在乎门前俗人的嘲笑,显示他安贫乐道的气度。

最后两句最生动:主人还在石栏边移栽了几丛竹子,闲暇时听着风吹竹叶发出的音乐般声响,享受自然的美好。"笙匏"是古代乐器,这里把竹叶摩擦声比作音乐,很有意境。

全诗通过半竹轩这个独特的居所,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知识分子形象。最妙的是"半竹"这个创意——不把房子完全盖严实,而是留出空间让竹子生长,既实用又风雅,体现了主人高超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