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邪神谣,为鄱阳沈槐卿大令作
倡邪神,走男女。
袅香烟,喧铙鼓。
县官忽来,神色如土。
锒铛呼喝上公堂,县官责神神无语。
烂额焦头空一炬。
我闻淫凶显戮逃,冥诛犹俟阴司补。
胡为白昼魍魉行,转遗人世烦官府。
吁嗟乎,假衣冠,坐堂宇。
眼前奸贪难悉数。
也防暗中有正神,瞷尔所为赫然怒。
袅香烟,喧铙鼓。
县官忽来,神色如土。
锒铛呼喝上公堂,县官责神神无语。
烂额焦头空一炬。
我闻淫凶显戮逃,冥诛犹俟阴司补。
胡为白昼魍魉行,转遗人世烦官府。
吁嗟乎,假衣冠,坐堂宇。
眼前奸贪难悉数。
也防暗中有正神,瞷尔所为赫然怒。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假神仙被真县官收拾"的讽刺故事。
开篇先描写邪教现场:一群人装神弄鬼,烧香敲鼓搞迷信活动。突然县官来了,吓得这些"神仙"脸色发白。县官把假神仙锁上公堂审问,这些平时装模作样的家伙在官府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最后像被火烧的纸人一样现了原形。
诗人接着吐槽:都说坏人死后要下地狱,可这些骗子活着就敢在光天化日下骗人,还得麻烦官府来管。最后神来一笔——那些穿着官服坐在衙门里的贪官污吏,你们也别得意,说不定天上也有神仙在盯着你们呢!
全诗妙在三点:
1. 画面感极强,像看连环画一样生动,从邪教聚会到公堂审问一气呵成
2. 讽刺双杀,既骂了民间骗子,又暗戳戳diss贪官
3. 结尾反转精彩,把"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老话用出新意,警告所有坏人:别以为没人治得了你
这种诗就像古代的"讽刺漫画",用幽默的方式揭露社会乱象,今天读来依然觉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