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丽进士李仁复东分题得箕子庙
皇矣锡畴衍,已焉鼓琴悲。
列封出异代,主教开东陲。
道义三仁称,德泽万世思。
遗像俨圭衮,巍宫肃笾彝。
頫临帻沟溇,奔走高句骊。
宇宙相终穷,肸蚃无已时。
之子诵经籍,宾兴膺爵縻。
龙光粲冠裳,鹿鸣奏歌诗。
眷此承帝恩,实由文化施。
归与下车拜,报称恒念兹。
列封出异代,主教开东陲。
道义三仁称,德泽万世思。
遗像俨圭衮,巍宫肃笾彝。
頫临帻沟溇,奔走高句骊。
宇宙相终穷,肸蚃无已时。
之子诵经籍,宾兴膺爵縻。
龙光粲冠裳,鹿鸣奏歌诗。
眷此承帝恩,实由文化施。
归与下车拜,报称恒念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元代文人送别高丽(今朝鲜半岛)进士李仁复时所作,借箕子庙的历史典故,表达对文化传承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期许。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历史追忆(前八句)
诗人用箕子的故事开篇:商朝贤臣箕子因劝谏纣王被贬,后远赴朝鲜半岛传播礼乐文明("主教开东陲")。"三仁"指商朝三位忠臣(比干、箕子、微子),他们的道德光芒跨越时空("德泽万世思")。庙宇中箕子塑像庄严肃穆,暗示文明火种永不熄灭。
2. 现实场景(中间六句)
描写李仁复作为高丽使臣的荣耀:他熟读经典("诵经籍"),穿着华丽官服("龙光粲冠裳"),在宴会上吟诵诗篇("鹿鸣奏歌诗")。这些成就被归功于中华文化的滋养("实由文化施"),体现元朝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3. 临别期许(最后两句)
叮嘱友人回乡后要铭记这份文化传承的使命("报称恒念兹"),像当年箕子教化朝鲜一样,继续传播文明火种。全诗通过古今呼应,将个人际遇与文明传播的历史脉络巧妙结合。
核心魅力:
- 用"箕子教化朝鲜"的典故,巧妙赞美中朝文化渊源
- 将友人比作当代文化使者,赋予离别更深意义
- "宇宙相终穷"等句展现超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气势宏大
- 通过庙宇、衣冠、诗乐等意象,让抽象的文化传承变得可视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