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人,特别想回家的心情。
第一句"不堪久客只思归"直接点明主题:作者在外地待得太久了,实在受不了,满脑子只想回家。这种感受就像我们出差或旅游久了,突然特别想家的那种心情。
第二句"晓起巡檐强捻髭"描写清晨起床后的动作:天刚亮就起来,在屋檐下走来走去,不自觉地摸着胡子。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把那种坐立不安、心事重重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最有意思:偶然听到梅树枝头有只鸟在叫,就抬头一直盯着看。这个画面看似简单,其实藏着很深的情感。鸟儿的啼叫可能让他想起了家乡,或者单纯就是太想家了,看什么都出神。这种发呆的状态,恰恰最能表现思念之深。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日常的场景(清晨、屋檐、鸟叫)表达最普遍的情感(思乡) 2. 动作描写特别传神,把看不见的"思念"变成了看得见的"发呆" 3. 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留给人想象空间
读这首诗,我们都能体会到那种"在外久了特别想家"的感觉,这就是它打动人的地方。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