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歌 其二

强半峰峦带碧流,行人犹说古宣州。
双悬日月青莲赋,独占江山谢朓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宣州(今安徽宣城)的山水美景和历史人文,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强半峰峦带碧流,行人犹说古宣州"是说:宣州大部分山峰都环绕着碧绿的河流,路过的行人还在谈论着古老的宣州城。这里用"强半"(大半)和"带"字,生动展现了山水相依的壮丽景象。

后两句"双悬日月青莲赋,独占江山谢朓楼"用了两个典故:李白(号青莲居士)曾在此写下著名诗篇,谢朓(南朝诗人)的楼阁依然矗立。诗人用"双悬日月"形容李白诗篇如日月般永恒,用"独占江山"表现谢朓楼在山水间的独特地位。

全诗通过"山水-行人-诗文-楼阁"的层层递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完美融合。短短四句就勾勒出宣州"山水秀丽、文脉悠长"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