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菖蒲于李叔翔

风饕雪虐岁峥嵘,寸草寒窗独宁馨。
长恐出山泉水浊,尘埃到汝失青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在寒冬中顽强生长的菖蒲,借此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世俗污染的担忧。

前两句用"风饕雪虐"形容严酷的环境,就像凶猛的野兽在撕咬,突出冬天的残酷。而"寸草"在这样恶劣条件下依然保持"宁馨"(宁静美好的气质),形成强烈对比,赞美了菖蒲的坚韧。

后两句转为担忧:作者害怕菖蒲离开深山后,原本清澈的山泉会变得浑浊,沾染尘埃后会失去原本的青翠。这里的"出山泉水浊"是比喻,暗指一旦进入世俗社会,纯净的东西就容易受到污染。

全诗通过菖蒲这个意象,表达了三个层次:
1. 赞美在逆境中保持本色的品格
2. 警惕环境变化对纯真本性的侵蚀
3. 隐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人用常见的自然景物,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形象。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否能在困难中坚持初心?是否会因为环境改变而失去本真?这正是这首诗至今仍能打动人的原因。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