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晦日榆村季方曾三芝田诸兄弟偕过桂堂小饮次芝田韵
梦里悲欢觉者谁,流光去我杳难追。
重寻老圃看花约,已失中秋坐月期。
委蜕子孙聊自解(时榆村兄有殇孙之戚),在原兄弟讵胜思(余时适闻德尹病风辞免之信)。
达观至竟谈何易,除却衔杯百不宜。
重寻老圃看花约,已失中秋坐月期。
委蜕子孙聊自解(时榆村兄有殇孙之戚),在原兄弟讵胜思(余时适闻德尹病风辞免之信)。
达观至竟谈何易,除却衔杯百不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八月末和亲友聚会喝酒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亲人离世的哀伤,最后用酒来消解愁绪。
开头两句说:人生就像一场梦,梦里经历的悲欢离合,醒来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时光匆匆离去,我想追也追不回来。这里用"梦"比喻人生,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中间四句写了三件伤心事:
1. 原本和朋友约好一起赏花,现在花季已过,约定成空
2. 错过了中秋赏月的好时光
3. 堂兄榆村失去了孙子,而作者自己也刚听说弟弟德尹生病辞职的消息
这些事让他感到生命无常,亲人间的生离死别最让人痛苦。
最后两句说:说起来容易要做个豁达的人,但真正面对这些事时,除了喝酒,其他方法都不管用。这是用自嘲的语气说,明知借酒消愁不是办法,但此刻只有酒能暂时缓解心中的苦闷。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中年人常见的人生感慨:时光飞逝、亲友离散、生命脆弱。最后选择用酒来面对这些无法改变的遗憾,显得真实而动人。诗中提到的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常的遗憾,最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