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一位叫李含英的官员罢官回乡的情景。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句"武亭川外武功天"用家乡美景开篇,武亭川是陕西武功县的一条河,说李含英的家乡有山有水、风景如画,暗示回乡是件惬意的事。
第二句"禁旅西征近十年"是回忆,说李含英在西部边疆带兵驻守将近十年,点明他多年为国效力的经历。
第三句"留取济时心力在"最见深意,表面劝他保留治国才能,实际暗含讽刺:像李含英这样有能力的人被罢官,才能无处施展,只能"留取"着。
最后一句"让他卜式去输边"用历史典故(汉武帝时富商卜式主动捐钱助边)讽刺现实:现在朝廷宁愿要那些只会捐钱讨好的人去守边疆,却不用真正有才能的官员。
全诗看似平淡送别,实则通过对比(家乡美景vs边疆苦守)、反语("留取才能"实为浪费)、用典(卜式典故暗讽当下)三层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的强烈不满。最妙的是通篇没有直接批评,但讽刺力道十足,展现了传统诗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魅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