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自家竹林小院里的闲适生活,以及突然看到新竹抽芽时的惊喜心情。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画卷。
开头两句说买下这片竹林快四年了,却一直没尝过新长出的竹笋。这里透露出作者平时可能忙于读书写作,连近在眼前的美味都错过了。第三四句写初夏整理书卷时,突然看到竹子抽出新枝的惊喜,一个"狂"字把那种意外发现的雀跃感写得活灵活现。
后四句更显生活趣味:背街小店里有人卖农家浊酒,邻居大方借给他藤床休息。在这样宁静的江村生活安稳惬意,可一想到北方战事(燕云指北方边疆,射猎场暗指战场),又忍不住忧愁起来。
全诗妙在对比:前六句都是闲适的田园生活,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远方的战乱反衬眼前安宁的可贵。就像我们现代人享受周末咖啡时,突然刷到国际新闻的感慨。这种"岁月静好"与"远方纷扰"的对照,让平淡的日常更显珍贵。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