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安生

周礼宏深熟讨论,鸾舆造请亦登门。
虽居异壤人争慕,纵阅千年书尚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熊安生的人物,通过对他的介绍,展现了他不平凡的品质和深远的影响。

首句“周礼宏深熟讨论”,意思是熊安生对周朝的礼仪制度非常了解,对相关的讨论也很精通。这说明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尤其擅长研究和讨论古代的社会文化。

次句“鸾舆造请亦登门”,这里“鸾舆”指的是古代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造请”是指请求相见。整句的意思是,熊安生不仅受到普通人的尊敬,就连皇帝都愿意邀请他进宫讨论问题。这显示出他在学问上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三句“虽居异壤人争慕”,表示尽管熊安生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人们都非常仰慕他。这里的“异壤”指不同的地方或国家,说明熊安生的名声远播,受到各地人们的敬佩和羡慕。

最后一句“纵阅千年书尚存”,意思是即使过了千年,熊安生所写的书仍然保存完好。这表明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被后人传阅和学习。

整首诗通过描述熊安生对周礼的精通、得到皇帝的邀请、受到人们的敬仰,以及其著作流传千年的事实,展现了一位学识渊博、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