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对爱情幻灭后的痛苦心情,用生活化的比喻和场景来表现内心的煎熬。
上片用"钗凤坠"开头,像是电影特写镜头:女子头上的凤钗歪斜欲坠,暗示她此刻心神恍惚。她说"人意不如初会"——相爱的人如今变了心,再没有初见时的温柔。接着用"圆月后逢歌舞地"的画面:曾经在月圆之夜相约的欢乐场所,如今只剩她独自对镜伤心,像被打碎的镜子一样心碎。
下片直接点破"君心难恃"的残酷现实。女子甚至后悔自己容貌未衰就先被抛弃,用"恨不玉颜先悴"这种极端想法,反衬出被辜负的绝望。"恩重娇多情易费"像一笔感情账:男人给的宠爱越多,消耗真情的速度反而越快。最后"枕函花有泪"的细节最动人:刺绣的枕套上花朵图案被泪水浸湿,说明她夜夜独自哭泣。
全词像一封血泪写就的分手信,没有直接骂负心汉,但通过"断肠""恨不""泪"这些字眼,让读者能感受到女子心如刀割的痛。特别打动人的是那些生活化场景:歪斜的发钗、破碎的镜中人、泪湿的绣花枕,这些细节比直接说"我很痛苦"更有感染力。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