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官场打拼多年的人终于卸下职务、准备归乡的心情。
前两句"尘土三年事一官,归心如马脱鞿鞍"用生动的比喻说: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尘土三年),现在终于像脱了缰绳的马儿一样自由了(马脱鞿鞍)。"鞿鞍"就是马笼头和马鞍,这里比喻官场的束缚。
后两句"莫嫌头发半斑白,留得双眸看岁寒"很豁达:虽然头发都花白了(半斑白),但别觉得遗憾,至少还留着明亮的眼睛(双眸),可以继续看这人世间的冷暖(岁寒)。"岁寒"既指自然界的寒冬,也暗喻人生的艰难时刻。
整首诗透露出两种情绪:
1. 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前两句)
2. 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后两句)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那种"虽然辛苦但值得"的人生态度。头发白了不可惜,重要的是保留了看清世界的眼力和心境。这种历经磨难仍保持清醒的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