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黄鲁直之间的茶趣对话,用幽默又真诚的方式表达了喝茶提神的体验和回赠诗作的谦逊心情。
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茶的功效——茶像勇士一样和"睡魔"打架(提神醒脑),但作者却担心喝茶太多会弄湿腹中的诗书(暗指频繁如厕)。这里把日常饮茶写得生动有趣,既体现茶的提神作用,又带着文人特有的俏皮。
中间四句表达感激与惭愧:朋友赠茶的情谊像古代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那样珍贵(黄金台典故),而自己回赠的诗作却像拿不出夜明珠般惭愧。虽然有两个字句缺失,但不难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盛情的珍视和对自己诗作不够完美的遗憾。
最后两句直接夸赞朋友:你的文采像丰美的佳肴(华腴),新写的诗和书法像湖水般清澈美妙。这是典型的文人之间互相欣赏的表达,用美食和美景比喻才华,显得既风雅又亲切。
全诗亮点在于把日常的"赠茶回诗"写得妙趣横生:用勇士斗睡魔、怕湿书、黄金台、夜明珠这些鲜明意象,把提神、如厕、赠答这些琐事提升到风雅的高度,既见文人雅趣,又充满朋友间真诚的调侃与赞美。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