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正直品格的赞美和对虚伪行为的批判,核心思想是:真正的英雄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坚守道义。
前四句用"司马鉴人"(司马光秉笔直书)、"董狐直笔"(春秋时不畏权贵的史官)两个典故,说明朝廷需要这样敢说真话的真儒者。就像需要明镜来辨别人物,需要良史来记录真相。
中间两句形成对比:"握节米猪"(拿着朝廷符节却像猪一样卑劣的人)看似地位崇高实则无节操;"盗名齐豹"(春秋时弑君的齐豹)虽有名声却遗臭万年。说明徒有虚名不如有真品德。
最后两句举了名将先轸的例子:这位出身平民的将军在"败狄鏖秦"(击败狄人和秦军的战役)中证明,真正的英雄气概与出身无关。就像先轸这样的平民,也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全诗用历史人物作比喻,告诉我们:社会需要敢说真话的人,虚名不如实德,英雄不问出处。这种借古喻今的写法,让说理既生动又有说服力。
吕人龙
严州淳安人,字首之,号凤山。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钱时高弟。胸襟洒落,日与学者指点浴沂风雩之乐。仕终承务郎。有《凤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