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赞美了一位佛法高深的日本僧人(菅原道真),把他比作梅花和佛法的象征。
前四句说他是天下梅花的主人(象征高洁)、日本文字的始祖(文化贡献大)、掌握了佛法真谛(正法眼)、像云门禅师一样普度众生。用梅花、文字、佛法这些具体事物来突出他的崇高地位。
后四句直接点明:这位菅君不是凡人,是直接从灵山法会(佛祖讲经处)转世来的。可惜五百年来没人真正理解他,就像日本佛法中那支孤独绽放的梅花。这里用"灵山转世"强调他的佛性深厚,用"无人识的梅花"暗指他生前被流放的遭遇,突出一种"曲高和寡"的遗憾。
全诗最妙的是把梅花和佛法这两个意象融合——既赞美了菅原道真如梅花般清高的品格,又暗合他作为学问之神(日本供奉他为文曲星)和佛教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就像梅花在寒冬绽放,他的智慧也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