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公赞

千载人,百世士。知正统,明大义。汉丞相,蜀先主。同公心,烛三光。

为岳渎,为星云。今不死,髯将军。

现代解析

这首《云长公赞》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歌颂了关羽(云长公)的忠义精神。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历史定位(前四句)
用"千载人,百世士"直接点明关羽是跨越千年的英雄模范。"知正统,明大义"说他坚守蜀汉正统、深明大义,这是对他"忠"的概括。

2. 精神象征(中间四句)
把关羽比作诸葛亮(汉丞相)和刘备(蜀先主)的知己,说他们心意相通。"烛三光"是说他们的精神像日月星一样永恒,后两句更把关羽比作山河(岳渎)和星辰,强调他的精神已成为天地间的永恒存在。

3. 民间信仰(最后两句)
最打动人的是结尾:说关羽"今不死",是因为百姓心中他永远活着;"髯将军"这个亲切的称呼,既点出关羽的标志性美髯形象,又暗示他作为守护神的民间信仰地位。

全诗妙在:
- 用"三光""岳渎"这些自然永恒之物作比,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可感
- 从历史评价到精神升华,再到民间信仰,层层递进
- "髯将军"的称呼接地气,让神圣的关公形象带着人间烟火气

本质上,这不是在写关羽这个人,而是在歌颂中国人最看重的"忠义"价值观。直到今天,我们说到"讲义气"时,脑海里还是会浮现那个红脸长须的关公形象。

孙锐

孙锐,吴江平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庐州佥判。时元兵南侵,愤贾似道误国,挂冠归。端宗景炎二年卒,年七十九。遗著由友人赵时远于元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编为《孙耕闲集》。事见本集卷首赵时远序及卷末《耕闲孙先生墓志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