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境界,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采樵沿岭去,提水傍溪归"像两个生活镜头:沿着山岭砍柴,顺着溪流打水。这种重复的日常劳作看似平淡,却暗示着主人公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突然转折,用"个般"(这样的)引出深意:这样简单的生活里藏着大智慧,连最早的七位佛祖都没教过这个道理。这里的"无出豁"可以理解为"没有出路"或"没有特别之处",但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生活,反而成就了最高境界。
全诗的精妙在于用砍柴挑水这样最普通的事,道出修行真谛——真正的智慧不在经书里,而在日常生活中。就像现代人常说"生活就是修行",寒山用这首诗告诉我们:放下执着,安心过好每一天,就是最高的觉悟。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