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比部陈先生之南都

三年遗爱粤东隅,黄白攀辕引别裾。
岂谓圣朝严法署,独凭公望寄刑书。
昼游彩鹢过南浦,秋到青箱启直庐。
自入品题惭国士,不知何以副吹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姓陈的官员调任南京时写的,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同僚之情和对陈先生为官品格的赞赏。

前两句说陈先生在广东任职三年,深受百姓爱戴,离别时百姓拉着他的车辕和衣角挽留("黄白"指百姓,"攀辕引别裾"是挽留的生动画面)。这里用百姓自发挽留的细节,侧面烘托陈先生是个好官。

中间四句转到朝廷对他的重用。说朝廷看中他的声望,特意调他到掌管刑法的要职("法署"指司法机关)。后两句用"彩鹢"(画着彩色水鸟的官船)和"青箱"(装公文的箱子)这两个意象,描绘出陈先生乘船赴任、到任后立即投入工作的勤政形象。

最后两句是作者自谦:说自己承蒙陈先生赏识("品题"指评价推荐),但担心才能配不上这份提携。这里既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感激,也透露出文人之间相互推崇的雅趣。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通过百姓挽留、朝廷重用、勤政赴任这几个典型场景,塑造了一位深得民心、能力出众的官员形象,同时流露出同僚间的真挚情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好官值得百姓挽留"的朴素价值观,和作者"怕辜负信任"的真诚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