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淮西左宪知黄州

日向庭闱綵服趋,天边忽下紫泥书。分铜既佩诸侯印,衣绣仍登使者车。

万灶貔貅须宿饱,九州鸿雁要安居。笑谈了却公家事,指日催归侍玉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接到朝廷任命后,既兴奋又责任感满满的心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前两句写喜讯突然降临:诗人在家陪父母吃饭时("綵服趋"指穿着彩色衣服侍奉父母),突然接到朝廷的紫泥诏书(相当于现在的红头文件),被派去黄州当官。这种惊喜就像现代人突然接到重要任命通知。

2. 中间四句展现责任担当:新官上任要带铜印(相当于官印)、穿官服坐专车,但他更在意两件事:一是要保证军队吃饱("万灶貔貅"指士兵们),二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九州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百姓)。这说明他不只是看重官位,更关心民生。

3. 最后两句是潇洒表态:他说会高效处理公务("笑谈了却"显得举重若轻),同时期待早日回朝升职("玉除"指皇宫台阶,暗指皇帝身边的重要职位)。这种自信又进取的态度很有感染力。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写出了升官的喜悦,又表现出为民做事的决心,最后还流露出事业上更进一步的抱负。这种复杂而真实的心态,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官员"既要建功立业,又想光宗耀祖"的普遍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