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 其十三

久向双林,可曾游历。
及乎到来,果是殊别。
山环水绕,寺广人稀。
内空外空,无彼无此。
彷佛威音那畔,分明古佛家风。
不妨按下云头,钵囊暂且高挂。
坐则同坐,行则同行。
同苦同甘,同忧同乐。
必竟事作么生,但看人情若好,自然吃水也肥(当晚小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像一位老僧的随笔,用大白话讲的是他对修行生活的感悟,读起来既亲切又有深意。

开头像是老朋友聊天:"都说双林寺好,您真去过吗?"去了才发现确实与众不同——山水环绕、寺庙宽阔却人少,这种环境本身就让人心静。接着用"内空外空"这种禅语,说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心境:在这里,世俗的分别心消失了,连"这里那里"的概念都模糊了。

中间部分最有画面感:说这地方像穿越回了佛祖时代,保持着最纯正的修行传统。"按下云头"这个比喻特别生动,就像叫忙碌的现代人停下脚步,把行李(钵囊)先挂起来,暗示要放下世俗牵挂。

最打动人的是后面关于"同"的排比:同坐同行、同甘共苦,这说的不仅是僧侣生活,更像理想的人际关系。最后两句特别接地气——"人情若好,喝水都胖",用最生活化的比喻说透了修行真谛:心境好了,粗茶淡饭也香甜。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禅理藏在日常对话里,就像听一位智慧长者用拉家常的方式,告诉你:真正的修行不在远方,而在当下的相处与知足。那些山水寺庙的描写,其实都是内心境界的投射,读着读着,自己心里也仿佛清静了几分。

释普宁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