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星歌 其四

十月妖花红满烟,万家蛮树绿遮天。
眼中忽见浑相识,梦里曾游瘴海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南方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似曾相识的恍惚感。

前两句用浓烈的色彩勾勒出南方湿热地区的独特风景:十月里妖艳的红花开得像烟雾般弥漫,千万户人家周围的蛮荒树木绿得遮天蔽日。"妖花"和"蛮树"的用词既突出了景物的野性美,又暗示了这不是中原常见的景色。

后两句突然转入心理感受:眼前这陌生的景象却让人产生奇怪的熟悉感,仿佛在梦中曾经到过这片充满瘴气的海边。这种"似曾相识"的体验,既可能是诗人真实经历的再现,也可能是对南方湿热环境产生的某种幻觉。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用具体景物(红花、绿树)营造出迷幻的氛围,再通过"似梦非梦"的心理描写,让读者也感受到那种身处异乡时既新奇又恍惚的复杂情绪。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情的自然过渡,既展现了南方风物的独特性,又表达了人在陌生环境中的微妙心理。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