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刘渊亭军门台南内渡

誓死睢阳志,将军百战酣。
背城能借一,俘帅果囚三(杀倭酋二人,歼倭能久亲王一人)。
掘鼠庭罗雀(两月无饷,兵乏食自溃),飞骑未絓骖(安平力禦二日,炮台大炮炸裂)。
难鸣孤掌忿,风雨吊台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台湾抗日英雄刘永福(号渊亭)在台南抗击日军的故事,用悲壮的笔调歌颂了他的英勇,也道出了失败的无奈。

前四句写刘永福像唐朝死守睢阳的张巡一样顽强,带兵和日军血战上百场。他背靠台南城拼死一战,真的俘虏了日军统帅("囚三"指俘虏或击杀多名敌将,原注提到杀了两个日军头目,还歼灭了能久亲王)。

五六句转折写困境:军队两个月没军饷,士兵饿得挖老鼠吃("掘鼠"典故来自张巡守城弹尽粮绝),像饿得扑麻雀的罗网("庭罗雀"指衙门冷清到麻雀都能进)。最后在安平血战两天,却因大炮炸膛而败("飞骑"指日军骑兵,"未絓骖"暗喻没能拦住敌人)。

结尾最动人:刘永福像独臂难鸣("孤掌")的英雄,满腔悲愤却无力回天。风雨中的台南城,仿佛在为他哭泣。全诗用张巡守城的典故作比,既突显英雄气概,又暗含"悲剧英雄"的宿命感,读来令人扼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