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翠亭

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
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
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苍翠山林间建造亭子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逸情怀。

首联"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说这位老者在青山翠林间建亭子,可见他心中向往着像谢安隐居东山那样的闲适生活。这里用"东山"典故暗示老者淡泊名利的心境。

颔联"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用生动的画面描写清晨美景:朝阳穿透晨雾,为树林镀上金光;醉意朦胧间,衣袖拂过花朵,花瓣飘落在发髻上。这两句通过光影和动作的细节描写,营造出闲适惬意的氛围。

颈联"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继续用拟人手法写景:晨露惊醒的红色小鸟(丹哥)啼叫出美妙声音,白云(碧友)悠闲地躺在蓝天休息。这些自然景物都被赋予人的特质,显得格外生动。

尾联"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是诗人的感慨:想要独占一片山水过隐居生活本是人之常情,但回头看看尘世中的自己,又觉得这种想法有些惭愧。这里透露出诗人既向往隐逸,又难以完全超脱的矛盾心理。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典故运用,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美好,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文人"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复杂心态。诗中"醉袖扶花"、"云眠碧友"等新颖的意象组合,既清新自然又富有想象力,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

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