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堂前听到林中乌鸦啼叫时的内心感受,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
前四句写乌鸦在堂前鸣叫,诗人听到后不禁自问:难道我还不如这只乌鸦吗?乌鸦能自由地发出好听的叫声,而我却无法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望。"好音克怀,实劳我心"两句直白地道出了这种矛盾心理——明明心里装着美好的声音(理想),却无法实现,这种煎熬让人心力交瘁。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萱草(古代象征忘忧的植物),说要把它们种在衣襟上。这个意象很生动,既表现了诗人想借萱草来排解忧愁的愿望,又暗示着这份忧愁已经深入骨髓(都种到衣服上了)。全诗通过乌鸦的自由鸣叫与人的内心束缚形成对比,再用萱草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那种"求而不得"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