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石帆亭"的孤亭景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
前两句用"孤亭拥石帆"和"百雉列高岸"勾勒出画面:一座孤零零的亭子依偎着像船帆一样的石头,城墙高高耸立在岸边。这里"百雉"指城墙,用城墙的高大反衬出亭子的孤傲。
后四句转入诗人的感悟。"达人休天钧"说聪明人懂得顺应自然规律,"舟陆岂殊观"指出在水上行船和在陆地上看风景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体现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坐鼓沧浪音"写诗人坐在亭中仿佛听到浪涛声,"髣髴中流半"说恍惚间好像置身江心,这种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
全诗通过简练的笔触,既描绘了实景,又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最妙的是最后两句,把静止的亭子写得充满动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坐在亭中时那种物我两忘的奇妙体验。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