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平仲出郊

渡头脆柳不堪攀,岭背彫枫尚见斑。
店小青旗低拂马,寺荒苍藓暗封关。
但知鱼乐如吾乐,未必僧閒似我閒。
忽忆去年今日处,楚山欲尽见秦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感对比,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又略带惆怅的心境。

前四句写景:
渡口的柳树已经干枯脆弱,经不起攀折;山岭背面的枫树凋零,还残留着斑驳的颜色。路边的小店挂着低垂的青旗,轻轻拂过马头;荒凉的寺庙前,青苔悄悄爬满了紧闭的大门。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一种深秋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自然规律。

中间两句说理:
诗人看到水中游鱼,觉得鱼儿和自己一样快乐;但转念一想,寺庙里的僧人看似清闲,却未必能像自己这般真正享受闲适。这里用"鱼乐"的典故(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暗含对世俗束缚的反思。

最后两句抒情:
忽然想起去年今日的情景——当时站在楚山尽头,已经能望见秦山的轮廓。这个回忆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楚山秦山相隔遥远,既暗示诗人漂泊的经历,又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让整首诗在洒脱中透出一丝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脆柳""凋枫""荒寺"等意象,不着痕迹地交代了深秋时节
2. 通过"鱼乐""僧闲"的对比,展现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3. 结尾的突然回忆,像电影镜头般拉开时空距离,让简单的郊游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层次
4. 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景物都暗含情绪,比如"青旗低拂马"的悠闲,"苍藓暗封关"的寂寥

诗人通过这次普通的出游,既享受了当下的闲适,又在自然变迁中感悟到人生际遇的无常,最终达到了一种通透达观的生活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