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忠义精神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三百年馀雨露深,杭云汴雨两销沉"用自然景象比喻历史变迁:三百年的王朝兴衰如同云雨消散,杭州(南宋)和汴京(北宋)的繁华都已成过往。这里用"雨露"暗指皇恩,"云雨消散"象征朝代更替。
中间四句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许远张巡"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忠臣,"程婴杵臼"是春秋时期保护赵氏孤儿的义士。作者感叹:虽然人们记得许远、张巡的忠烈,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程婴、公孙杵臼那种忍辱负重的苦心。这里用两组历史人物,展现了不同形式的忠义精神。
后四句抒发感慨。"万里关河"和"两京歌舞"形成强烈对比:壮丽山河只能空自感叹,而昔日的繁华歌舞已无处追寻。最后两句点出主旨:当年的遗民早已不在,他们留下的精神也渐渐被遗忘,现在还有谁能一起追忆这些往事呢?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情感:对历史忠臣的敬仰、对精神传承断裂的惋惜,以及对现实无人理解忠义的孤独感。作者用具体的历史典故和意象,让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可感,引发读者对忠诚、正义等永恒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