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黄太史
东风吹绿□洲草,上林百啭新莺早。
佩马朝天响玉珂,玉堂何限春风好。
春风迢递遍天涯,馀吹披及野人家。
门前渐觉蓬蒿长,径里还开几簇花。
瓮头春酿醅初熟,手挹葛巾时自漉。
作者无过白与陵,半酣歌咏欢不足。
鸬鹚杓,鹦鹉杯,一生怀抱此时开。
开怀不但春风好,为喜文章落上台。
文章世所羡,况复词垣彦。
凤阙鸾台不可亲,片言华衮相鲜新。
奎光夜夜烛沧海,惟应遥忆玉堂人。
佩马朝天响玉珂,玉堂何限春风好。
春风迢递遍天涯,馀吹披及野人家。
门前渐觉蓬蒿长,径里还开几簇花。
瓮头春酿醅初熟,手挹葛巾时自漉。
作者无过白与陵,半酣歌咏欢不足。
鸬鹚杓,鹦鹉杯,一生怀抱此时开。
开怀不但春风好,为喜文章落上台。
文章世所羡,况复词垣彦。
凤阙鸾台不可亲,片言华衮相鲜新。
奎光夜夜烛沧海,惟应遥忆玉堂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生机勃勃、文人雅士悠然自得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开头四句用生动的春景描写拉开序幕:东风吹绿了江洲的草,皇家园林里黄莺早早地开始了歌唱。这里通过"东风""新莺"等典型意象,营造出浓郁的春日氛围。"佩马朝天"暗示主人公身份不凡,可能是朝廷官员,而"玉堂春风"则暗指翰林院这样的清贵之地。
接下来四句将视野从宫廷转向民间:春风不仅吹拂着权贵之地,也惠及普通百姓家。作者观察到自家门前野草渐长,小径旁野花绽放,展现出对朴素自然之美的欣赏。
中间六句转入生活场景:酒瓮里的春酒刚酿好,作者亲自用葛巾过滤。这里提到的"白与陵"可能指李白和杜陵(杜甫),暗示作者以这两位大诗人为榜样。饮酒至半醉时放声歌唱,用"鸬鹚杓,鹦鹉杯"这样精致的酒具,表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最后八句点明主旨:在这样美好的春日里,最让作者开心的不仅是春风美景,更是自己的文章得到了赏识。"文章世所羡"直接道出对文学成就的自豪,"凤阙鸾台"虽不可及,但片言只语已足够珍贵。结尾"奎光"(指文运之星)照耀大海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文友的思念。
全诗以春风为线索,将自然景物、日常生活和文学追求巧妙融合,语言清新流畅,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传递出文人淡泊名利、寄情诗文的高雅志趣。诗中"春风"既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皇恩和文运,这种双关手法增加了诗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