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度息

薄云翳佳月,风为作金篦。
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壮为。
如何今夕寒?只与客子期。
志情岂我辈,能禁秋兴悲。
短檠不解事,唤我哦新诗。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宿度息》,从标题看,应该是在某个夜晚停下来休息时的有感而发。接下来,我会逐句分析这首诗。

“薄云翳佳月,风为作金篦。”
这两句描述了夜晚的天空景象。薄云遮挡了明亮的月亮,仿佛为月亮增添了一层神秘感。而风则轻轻吹拂,仿佛为这片天空送来了一把金篦(一种古代的梳子),梳理着云朵。这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

“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壮为。”
诗人说自己因为事务而行走,而云朵在天空中移动也显得壮丽。这里,诗人借云朵的壮丽来反映自己因为事务忙碌而不得不前行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壮志凌云的情感,即使忙碌,也不忘心中的壮志。

“如何今夕寒?只与客子期。”
诗人感慨,为何今晚如此寒冷?这种寒冷与我这个旅者的心境相契合。这里的“客子”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感觉到自己像个旅者,漂泊在外,与寒冷的环境产生共鸣。

“志情岂我辈,能禁秋兴悲。”
诗人说,我们这一代人怎么可能只有这些志向和情感呢?怎能抑制住秋天引发的悲伤情绪呢?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秋天的感慨。秋天常常引发人们的悲伤情绪,诗人也不例外。

“短檠不解事,唤我哦新诗。”
短檠(灯架)似乎不理解人的情感,还在催促我创作新的诗歌。这里,诗人以短檠为引子,表达了自己虽然心情复杂,但仍需创作诗歌的现实。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责任感,即使面对困难和情感波动,也要坚持创作。

总的来说,《宿度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停下来休息时的感受。他感慨自己的忙碌和漂泊,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创作的坚持。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坚韧精神。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