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之美和人文意趣。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正是重阳登高的好时节,诗人穿过云雾缭绕的山路前行。"雾窟"二字既写实景,又暗示山路幽深神秘。
中间四句具体写登山所见:盘绕山间的云霭、陡峭的石阶,秋色中两座山峰显得格外清朗。山上有座寺庙像莲花般藏在山间,诗人不禁联想:此时可有人像陶渊明那样采摘菊花?这里用"采菊"的典故,既呼应重阳习俗,又暗含隐逸之思。
最后两句写小和尚很懂事,如数家珍地介绍山上各处名胜。这个生动细节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既表现了山寺的清幽,又透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从登山过程写到山寺见闻,既有"云盘千磴"的壮阔,又有"僧雏解事"的趣味,在重阳登高的传统主题中,写出了独特的山水之乐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