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行赠王孝廉归晋陵

华阳馆前秋雪飞,幽州道上行人稀。
当年筑馆人何在,今日拂衣君独归。
萧条策马辞京阙,关门一片西山月。
胡姬葡萄酒初泼,垆头把臂与君别。
君为荆川太史之门生,弟子都讲往往皆名卿。
独守师说奉大对,公孙侧目辕固行。
滹沱河水冻偏早,驿楼官树叶如扫。
上有燕台之衰草,下有荆卿之古道。
行行旅食不堪陈,渔钓江湖且煮莼。
子虚傥遇乡人荐,老作金闺侍从臣(以上《旅燕集》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孝廉的读书人离开京城、返回家乡晋陵的旅途情景,同时融入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秋日送别的画面(前八句)
开篇用"秋雪飞""行人稀"营造出萧瑟氛围,暗示离别。当年繁华的华阳馆如今只剩孤独归人,友人策马离开京城时,连月亮都显得清冷。他们在酒垆前把臂告别,胡姬斟酒的细节为苍凉的场景增添一丝暖色。

2. 人物身份的交代(中间六句)
点明王孝廉是著名学者荆川太史的学生,虽然同门都成了高官,他却坚守老师教诲,像汉代辕固生一样正直不阿(公孙侧目用典暗示他遭人排挤)。"滹沱河冻""树叶如扫"的意象暗示他仕途受阻,而"燕台衰草""荆卿古道"则唤起对历史豪杰的追忆,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3. 对未来的期许(最后四句)
诗人劝慰友人:旅途虽苦,不妨学古人渔钓江湖。最后用"子虚赋"的典故,表达希望他终能获得举荐,实现政治抱负。结尾的"老作金闺侍从臣"看似祝福,实则藏着对朝廷用人制度的微妙讽刺。

艺术特色
- 时空交织:将秋日离别、历史典故、人生际遇熔于一炉
- 对比强烈:当年馆舍的繁华与如今的萧条,同门的显达与主人公的失意
- 意象典型:秋雪、冻河、衰草、古道等共同构建苍劲的意境

深层情感
表面是送别诗,实则通过友人的遭遇,抒发了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既要坚守操守,又渴望建功立业,最终在江湖与庙堂之间找到平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