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放生池

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罢罗竭鱼鳖,方餍口腹养。
何年长者子,於此事脱放。
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落日倚朱栏,无言独惆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放生池的景象,通过对比人类捕鱼和放生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前四句写现实:南方水乡的百姓靠捕鱼为生,为了填饱肚子,他们用渔网把鱼虾都捞光了。这是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残酷之事。

中间六句笔锋一转:不知哪一年,有位善良的老者在这里建了放生池。水草在清澈的水流中摇曳,春风拂过水面波澜不惊。这里用"直钩"的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放生的人并不是像钓鱼那样有所图谋,也不是为了得到明珠这样的回报,纯粹是出于对生命的慈悲。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夕阳西下时,诗人独自倚着栏杆,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说不出的惆怅。这种惆怅既是对人类捕杀生灵的无奈,也是对放生这种善举的感动,更包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一个小小的放生池,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永恒主题。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自己去体会:人类既要生存,又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