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模仿陶渊明《饮酒》系列写的,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自嘲。
前四句说: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把才华藏着是可耻的,所以自己带着治国策略离开隐居的山林。但献上的策略是什么呢?不过是几千句迂腐无用的空话。这里用"腐义"自嘲,暗示自己的主张不被当权者认可。
中间两句转折:没想到考官看走了眼,居然录取了我,让我做官超过十年。表面说"缪(错误)甄录",其实是反话,暗指官场选拔制度有问题。
最后两句感慨:这十年来对国家对个人都没什么贡献,还有什么值得流传后世的呢?"何物期自传"用自问语气,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全诗用自嘲的口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作者像在说:我这种只会空谈的人都能做官十年,可见官场多荒唐。这种幽默中带着心酸的手法,让批判显得更有力量。普通人读来会联想到职场中"德不配位"的现象,容易产生共鸣。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