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妇吟 其一

夫君在边戍,妾身守孤帏。
欲往备纫栉,不如频寄衣。
衣到恐迟迟,不到妾不知。
欲知衣到无,明年鸿雁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位留守妻子的口吻,讲述了她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思念和无奈。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处境:丈夫在边疆当兵,妻子独守空房。她想为丈夫缝补衣物、打理生活,但相隔太远做不到,只能多寄些衣服过去。这里"纫栉"指缝补梳洗等日常照料,妻子想尽妻子责任却无能为力。

中间四句道出令人心酸的现实:寄去的衣服可能很久才能送到,甚至可能根本送不到,而妻子在家根本无法确认丈夫是否收到。这种不确定感就像悬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最后两句用"鸿雁"这个古代信使的象征,给出一个苦涩的解决方案:想知道衣服送到没有?等明年大雁南飞时(指一年后)或许能有消息吧。这种漫长的等待过程,恰恰凸显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煎熬。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妻子在自言自语,却生动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奈。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份日常的牵挂——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连丈夫能否收到寒衣都无法确认的平凡痛苦,这种真实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