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野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山南山北异阴晴,雨脚垂垂日脚明"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山区特有的天气变化:山的南面可能在下雨,北面却阳光明媚。"雨脚"和"日脚"的拟人化描写让自然现象变得活泼可爱,仿佛雨点和阳光都是有生命的。
后两句"落尽桃花春事退,柔桑深处一鸠鸣"转入暮春时节的描写。桃花凋谢暗示春天即将过去,但在柔嫩的桑叶深处,斑鸠的鸣叫又带来了生机。这种"春去夏来"的过渡感被表现得十分细腻。
全诗最妙的是通过声音和色彩的对比:凋谢的桃花与嫩绿的桑叶形成视觉对比,寂静的春逝与突然的鸟鸣形成听觉反差。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自然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对季节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淡淡感怀。
王希吕
宿州人,字仲行,一作仲衡。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为右正言,劾佞臣张说,声闻于遐迩。出知庐州,修葺城守,安集流散,兵民赖之。累官吏部尚书,求去,以端明殿学士知绍兴府,寻以言者落职。生性刚劲,居官廉洁,罢官后至赁僧舍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