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充满清新明快的氛围。前两句"朝来霁色快行人,嫩绿妖红照眼明"写景:清晨雨过天晴,阳光让赶路的人心情舒畅,嫩绿的新叶和娇艳的花朵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快行人"三字巧妙传递出好天气带给人的愉悦感。
后两句"去去谅无留滞叹,不妨寒食半阴晴"转为抒情:诗人表示自己将轻松前行,不会因天气变化而烦恼,即便寒食时节天气时阴时晴也无妨。这里的"寒食"点明是清明前后,而"半阴晴"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际遇的起伏。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人用明亮的色彩(霁色、嫩绿、妖红)和轻快的节奏,把普通清晨写得生机盎然,同时传达出豁达的人生观——无论阴晴都要保持好心情继续前行。这种将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的写法,让简单的日常景象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