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五咏 其二 野望宴集

碧树阴秾曲沼滨,赏心何处乐游频。
东吴景物兰亭晚,西洛烟光梓泽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绿铺幽草妒芳茵。
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野外举办的春日宴饮,充满了闲适与感慨交织的复杂情绪。

前两句像一幅色彩明快的风景画:碧绿的树木浓荫蔽日,弯曲的池塘边,诗人和朋友们频繁地在此游乐。这里的"赏心"二字透露出他们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愉悦。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时空变换:先是将眼前景色比作东晋王羲之兰亭雅集的暮色,又联想到西晋石崇金谷园的春光。随后具体描写宴席间的细节——梅花香气中有人忘情吹笛,绿草如茵美得让人嫉妒。这些意象既展现了聚会的风雅,又暗含"美好终将消逝"的惆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感叹人生如风云聚散无常,不如学古人倒戴头巾("阳池倒载"的典故),醉饮忘忧。这种从欢宴突然转向人生感慨的写法,正是宋代文人诗的典型特点——在享乐中不忘思考生命真谛。

全诗妙在将春日宴饮的欢愉与人生无常的哲思自然融合,用美景反衬惆怅,让人在欣赏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及时行乐"背后隐藏的淡淡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