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曲
井梧叶坠金风起,满庭明月凉于水。
为念儿夫戍玉关,尘满征衣谁与洗。
我有冰缣三两疋,胼手殷勤为君织。
欲制寒衣远寄将,双杵拈来对砧石。
捣乱西风续又鸣,一声声里寓幽情。
夜深玉腕痛且困,不知露下将三更。
裁缝已就凭谁寄,走马朝来有边吏。
一行书染泪千行,寒到君边衣到未。
为念儿夫戍玉关,尘满征衣谁与洗。
我有冰缣三两疋,胼手殷勤为君织。
欲制寒衣远寄将,双杵拈来对砧石。
捣乱西风续又鸣,一声声里寓幽情。
夜深玉腕痛且困,不知露下将三更。
裁缝已就凭谁寄,走马朝来有边吏。
一行书染泪千行,寒到君边衣到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故事,语言直白却充满深情。
开头用"井边梧桐叶落、秋风起、月光凉如水"的景色,立刻营造出孤独凄凉的氛围。妻子想到丈夫在边疆当兵,军装沾满尘土却没人帮他洗,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她连丈夫衣服脏了都惦记着。
中间部分写妻子亲手织布、捣衣的辛苦过程。"冰缣"(细薄的丝织品)要织三两匹,手都磨出老茧;深夜用石杵捣衣,手腕酸痛也不停,一直忙到快天亮。这些具体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妻子在月光下拼命干活的身影。
最后四句最催泪:衣服做好了却不知怎么寄,幸好有送信的官吏要出发。信纸上每写一行字就流下千行泪,最揪心的是她担心"等天冷时,衣服能不能及时送到你身边?"这个结尾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但比任何情话都动人。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家务(织布、洗衣)表达深情
2. 时间从傍晚写到深夜再到清晨,暗示她彻夜未眠
3. 最后一句双关,既问衣服是否送到,更问丈夫是否平安
4. 通篇都是朴素的大白话,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
这种诗不需要注释也能看懂,因为古今情感是相通的。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八百年前那个秋夜里,一位普通妻子捣衣时的思念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