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在惠州当官的朋友的,字里行间透着亲切的调侃和真挚的欣赏。
前两句像是朋友间的玩笑话:"早就听说你去惠州当官了,处理政务时总能写出清新脱俗的诗句。"这里用"饱闻"二字显得特别生活化,就像我们现在说"早就听说你升职了"一样自然。
中间四句勾勒出一个文人官员的日常:没有官司要审时就写诗,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思念故友。但这位朋友似乎总爱迟到,错过了赏月的约定,又辜负了共赏春景的机会。这些细节描写让一个既忙于公务又充满诗意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最有趣:作者说自己绕着堂前的竹子吟诗,简直就像是东晋爱竹成痴的王徽之转世。这里用历史典故来自比,既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又带着几分文人式的自嘲,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全诗就像一封轻松幽默的问候信,既有对朋友政绩的称赞,又有对其"鸽王"属性的善意调侃,还顺带秀了把自己的文人情怀。这种朋友间既有敬意又不失亲切的交流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魅力。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