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出塞曲三首① 其一

扫尽狂胡迹,回头(一作戈)望故关。
相逢惟死斗,岂易得生还。
纵宴参胡乐,收兵过雪山。
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疆战士的豪情与悲壮,用直白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抉择。

前两句"扫尽狂胡迹,回头望故关"像电影镜头:战士刚打完胜仗,回头眺望故乡的方向。一个"扫"字显出雷霆手段,"望"字又透出思乡柔情,这种矛盾很真实。

中间四句道出军人的宿命:"相逢惟死斗"说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岂易得生还"用反问语气,道破活着回家的奢望;"纵宴参胡乐"写胜利后参加庆功宴;"收兵过雪山"则暗示战争还未结束,随时要再出征。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就算不能封侯拜将("不封十万户"),这些浴血奋战的事("此事")也该停歇了。表面是洒脱,细品却藏着无奈——军人明知可能白拼命,却依然选择坚守。

全诗像老兵的自白,没有华丽辞藻,但字字带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以及看透命运却依然前行的勇气。这种真实的力量,比任何豪言壮语都震撼人心。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