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连绵春雨中困居家中的情景,以及偶然发现生命力的惊喜。
前两句"经旬坐春雨,畏湿不下席"写实:连续十来天春雨不断,诗人因为怕地上潮湿,连席子都不敢离开。这种被困住的憋闷感,我们现代人遇到连续阴雨天时也能感同身受。
后两句"晓看篱角萱,怒长忽过尺"笔锋一转:早晨突然发现篱笆边的萱草,在雨中竟然猛长了一尺多。"怒长"这个词用得特别生动,把植物蓬勃生长的劲头比作人发怒时的爆发力,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动感。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被困"和"生长"形成强烈对比,阴郁中突然出现亮色
2. "畏湿"的拘谨与"怒长"的张扬形成有趣的反差
3. 通过日常小景,展现自然界顽强的生命力
4. 语言简洁却画面感十足,让读者仿佛看到蜷缩的人和疯长的草
这种从郁闷到惊喜的情绪转折,就像我们宅家多日后突然发现阳台植物开花的感受,平凡中见诗意。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