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吊古

姱节垂青史,遗风遍海隅。
榴花空笑日,楚客尚飞符。
艾叶杯中蚁,龙文水上凫。
灵均呼不起,愁思落菰蒲。

现代解析

《端阳吊古》是一首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诗作,通过节日景象与历史追思的对比,传递出对先贤的敬仰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前两句"姱节垂青史,遗风遍海隅"直接点明主题:屈原的高尚品格载入史册,他留下的精神影响遍布四方。这里用"姱节"(美好节操)概括屈原的人格魅力。

中间四句用端午节典型意象构成今昔对比:"榴花空笑日"写当下石榴花开得热闹,却无人理解其中深意;"楚客尚飞符"暗指人们还在延续屈原时代的端午习俗。"艾叶杯中蚁,龙文水上凫"具体描写端午场景——艾草泡酒、龙舟竞渡,这些习俗仍在,但已变成单纯的节日活动。

最后两句"灵均呼不起,愁思落菰蒲"将情感推向高潮:无论后人如何呼唤(灵均是屈原的字),先贤已不可追回,只能将愁思寄托在水边植物上。菰蒲常生长在水边,暗示屈原投江的结局,也象征着诗人无处安放的怀念。

全诗巧妙地将热闹的端午景象与沉重的历史追思并置,通过"空笑""尚飞""呼不起"等词语的转折,让读者感受到:虽然习俗得以传承,但屈原的精神内核正在被淡忘。这种对传统文化流变的隐忧,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