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复初州判

左身瘘痺耳仍聋,近被刀伤更怯风。
亦有将军怜杜甫,岂无高弟念王通。
弊庐漫枉过朝使,束帛终难强病翁。
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遥隔暮云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病痛缠身的老人写给朋友(复初州判)的感慨之作,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困境和对友情的渴望。

身体与心灵的困境: * "左身瘘痺耳仍聋,近被刀伤更怯风": 直接描述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左半身瘫痪,耳朵也聋了,最近还受了刀伤,连风都怕。这些描写非常直白,让人感受到作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 * "弊庐漫枉过朝使,束帛终难强病翁": 即使朝廷使者带着礼物来拜访,自己这个病弱的老人也无力接待。这说明作者不仅身体虚弱,精神上也备受打击。

对友情的渴望: * "亦有将军怜杜甫,岂无高弟念王通": 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杜甫在困境中得到严武的帮助,王通的学生在他去世后依然怀念他。作者用这两个例子,委婉地表达希望朋友能关心自己。 * "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遥隔暮云中": 想要渡过湘江去采摘香草(象征高尚的品德),但朋友却像暮色中的美人一样遥远。这句诗很美,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诗的魅力: * 真实感人: 作者不掩饰自己的脆弱,坦诚地表达对友情的渴望,这种真实的情感很容易引起共鸣。 * 用典自然: 虽然用了典故,但都用得很贴切,即使不了解典故的人也能理解诗的大意。 * 语言平实: 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深沉的情感,反而更打动人心。

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病弱老人的心声,他饱受病痛折磨,渴望朋友的关心和陪伴。诗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这种真实和朴素,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