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筱笠(绍曾)以侍萱图属题并示其自题长句赋此以广其意
人生三万六千之日不为久,不如意事乃八九。
我欲搔首问青天,青天不语君知否。
知否孤儿不独我,画荻断机赖贤母。
北堂萱草自忘忧,但得晨昏侍左右。
君胡忽发长吟吼,廿年叹息饥驱走。
钟鼎未博菽水惭,毋乃犹为世掣肘。
我有狂言君莫嗤,愿君一听开笑口。
金印累累大于斗,不闻可买慈亲寿。
古来禄养娱亲者,几许声名留不朽?
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
荣亲未得辱亲随,富贵浮云亦何有?
君才况非庸庸比,岂必声名落人后?
我亦早年无父人,握管披图难下手。
愿祝春晖一万春,万分图报一分厚。
潘令板舆那足多,欧阳继起期无负。
君不见晚岁光阴阅蔗甜,早年荼苦良匪苟。
我欲搔首问青天,青天不语君知否。
知否孤儿不独我,画荻断机赖贤母。
北堂萱草自忘忧,但得晨昏侍左右。
君胡忽发长吟吼,廿年叹息饥驱走。
钟鼎未博菽水惭,毋乃犹为世掣肘。
我有狂言君莫嗤,愿君一听开笑口。
金印累累大于斗,不闻可买慈亲寿。
古来禄养娱亲者,几许声名留不朽?
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
荣亲未得辱亲随,富贵浮云亦何有?
君才况非庸庸比,岂必声名落人后?
我亦早年无父人,握管披图难下手。
愿祝春晖一万春,万分图报一分厚。
潘令板舆那足多,欧阳继起期无负。
君不见晚岁光阴阅蔗甜,早年荼苦良匪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生不易,但母爱伟大,陪伴母亲比追求功名更重要。我用大白话给你拆解:
开篇就说人生看似很长(三万六千天),但十有八九都不顺心。作者郁闷到想质问老天爷,但老天爷根本不搭理(这比喻很生动)。接着夸朋友包筱笠:你虽然早年丧父,但有位了不起的母亲(画荻教子、断机劝学的典故都是古代贤母故事),能天天陪伴母亲多幸福啊!
然后笔锋一转:可你为啥写诗抱怨呢?原来你奔波二十年还是穷(饥驱走),觉得没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很惭愧。这时作者开始"灌鸡汤":兄弟听我一句劝——那些大官的金印再大(比斗还大),能买回母亲的寿命吗?历史上靠当官光宗耀祖的,有几个真被后人记住?(这里用"禄养娱亲"讽刺功利主义)
最扎心的是这句:"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别觉得当官了不起,搞不好反而让父母蒙羞!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共情:我也是没爹的孩子,特别懂你。最后送上祝福:希望你母亲长寿(春晖比喻母爱),你好好报答她。别羡慕潘岳用豪车接母亲(板舆典故),学欧阳修靠真本事光大门楣才对。
结尾特别温暖:年轻时吃苦(荼苦)像喝苦茶,晚年回甘(蔗甜)才知值得。全诗核心就一句话:与其拼命追求富贵让母亲担心,不如珍惜当下陪伴的时光。这种反对"内卷"、重视亲情的观点,在今天依然让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