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岭谒卫公祠

深居太行巅,绕郭山如带。
西南古松岭,杰出群峰外。
巉巉耸熊耳,隐隐负鳌背。
小楼不垂帘,倚栏日相对。
春风遇休沐,俗累谢机械。
寸心渴登临,老气鼓衰惫。
阴崖冰磴滑,凌涧鸟道隘。
瘦藤盘绝顶,清境豁眼界。
卫公庙貌存,英气凛如在。
法轮灵迹古,殿阁启綵绘。
祖灯相继续,劫火不可坏。
盘亭接天坛,胸次何芥蒂。
苍流会清沚,缘络分枝𣲖。
翠峦卧浮云,幽壑产珍怪。
松风噎笙磬,岩溜响环佩。
此来真胜游,所适了无碍。
不作白头吟,且偿行脚债。
可唤千金儿,漫写垂堂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卫公祠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丽山水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开篇用"太行巅""山如带"勾勒出高远的地理背景,松岭"杰出群峰外"的比喻,像一位巨人立于群山之上。接着用"熊耳""鳌背"形容山势险峻,仿佛巨兽盘踞,画面感极强。

诗人不满足于远观,拖着年迈身躯也要攀登。通过"冰磴滑""鸟道隘"等细节,让读者仿佛亲历险途。登顶后豁然开朗,用"清境豁眼界"传达出突破身体极限后的精神升华。

描写卫公祠时,"英气凛如在"让历史人物跃然眼前。殿阁彩绘、祖灯长明等细节,暗示文化传承的坚韧。后半段笔锋转向自然奇观:盘亭天坛的宏伟、清流分支的灵动、浮云珍怪的奇幻,配合松风岩溜的天然交响乐,构成多感官的山水盛宴。

最后诗人以"胜游"总结,用"行脚债"的幽默表达对自然的虔诚。结尾处"千金儿""垂堂戒"的对比,暗含对世俗束缚的不屑,突显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全诗巧妙融合了:
1. 动感十足的登山纪实
2. 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卷
3. 深沉的历史人文思考
4. 超脱世俗的生命感悟

通过身体力行的探索,最终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这种"苦尽甘来"的体验方式,对现代人如何寻找心灵归宿仍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