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乐 其二

东风与垂杨,低昂相怜取。
南学西陵歌,北学邯郸舞。

现代解析

这首《襄阳乐 其二》用简单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日里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前两句"东风与垂杨,低昂相怜取"描绘了一幅动态画面:春风吹拂着垂柳,柳枝随风上下摆动,仿佛在和东风玩耍嬉戏。这里用拟人手法,把风和柳树写成两个互相逗趣的朋友,一个吹一个摇,默契十足。

后两句"南学西陵歌,北学邯郸舞"突然把视角转向人类活动。人们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南方人学着西陵地区的民歌,北方人学着邯郸的舞蹈。这里暗含深意:就像春风和杨柳自然和谐地互动一样,各地的人们也在互相学习、交流文化。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把自然景物人格化,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活泼生机 2. 通过南北文化的交融,暗示太平盛世下人们的生活乐趣 3. 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像一首欢快的春日小调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春天里最动人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更是人间的生活情趣。这种把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生活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