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卿送方竹杖以诗谢之

何必穷搜到大宛,仰山龙种出天然。
直方自得坤爻动,坚瘦宜居灵寿先。
剩喜登山扶病足,不妨倚壁伴清眠。
故人若问今无恙,不似山僧故削圆。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是感谢友人赠送方竹杖的回诗。首先,作者开篇便说“何必穷搜到大宛”,表达了对友人所赠送的方竹杖的欣赏和珍视,认为不必特意去寻找稀有的物品,因为这份礼物已经足够珍贵和特别。接下来,“仰山龙种出天然”,描绘了方竹的来源,强调了它的自然和珍稀性。方竹生长于山中,犹如龙种一般独特而出众。

接着,“直方自得坤爻动”,这里借用了《易经》中的坤卦爻辞。直方代表方竹的形态,坤爻动则表达了方竹所蕴含的力量和生命力。然后,“坚瘦宜居灵寿先”,以灵寿为比喻,突出方竹的坚硬和长寿的特点。灵寿木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寿树,这里与方竹相比,更加强调了方竹的独特性。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方竹杖的实际用途。“剩喜登山扶病足”表达了作者因病脚不便登山时,方竹杖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不妨倚壁伴清眠”则描绘了倚壁休息时,方竹杖陪伴在旁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温馨感。

最后两句,“故人若问今无恙,不似山僧故削圆”,回应了前文的内容,并表示友人若问起身体状况如何时,回答是不如那些修行山僧一样削发为圆。这里的“不似山僧故削圆”,既是对友人关心的回应,也隐含着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自己与山僧的不同状态,表达出一种淡然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方竹杖的特点和用途,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

0